汶上网
 
在线留言

 
浅析米芾行书作品的章法
中国书法之乡网   2009-01-15 15:36:27 作者:2 来源: 文字大小:[][][]
       章法,又叫“布白”、“构图”、“分行布白”,是指字与字、字与行、行与行之间关系的安排。米芾作品分为“集古字”、“求变化”、“自成一家”三个阶段,其中“求变化”阶段的行书作品更具代表性。米芾此阶段诸帖多采用纵有行、横无列的形式,行间常出现自然的错落对比。现略作分析:

       一、欹侧呼应。《苕溪诗》、《蜀素帖》当属此类。字与字之间的处理,这两件作品是相近的。结字或大或小,或取纵势,或取横势,或者方或者圆,有三角状亦有梯形相,有左倾也有右欹,一行之内,虽字字险绝,但都和谐地统为一体。这种变化,绝非机械的反复更替,其遵循的原则是:点画服从结字,结字照应前后。因势赋形,寓变化于整体之中。图1:“肘”取纵势,略左倾,“少”字撇画长出取三角状,这一长画使二字间的重心趋于平衡。“少”的右下方多空间,“有”取纵势,撇画见缝插针,增强了二字的紧凑感,而横折钩的耸肩挺立,使整个字斜势顿生。为此,“俳”的单人右欹下坠,“非”字二竖画右倾,取横势,对上字的结体及重心作了些许调整。因“俳”字的单人旁较粗重且明显右倾,恐该字重心失衡而游离于行外,故“辞”的左偏旁略向左侧,右偏旁平稳下坠,既保证了该字的平衡,又缓解了上一字的矛盾。“辞”与“能”皆趋于方形结体,将其拉开距离,“能”字的末画撇出,与“骂”字首画呼应,平添了字间的节奏感。而“能”所创设的矛盾又被“骂”的形态自然化解。看得出,在结体和章法上,米芾是一个勇于创造矛盾又善于解决矛盾的代表书家。图2:“景”取纵势,重心较稳。“载”字左倾,结字大,呈方形,“戈”部长出,重心左移,“与”字右倾,末画与“谢”字的起笔呼应。“射”旁的高而左侧,因“与”的右欹而略有缓解。“公”字结体小而紧收,且左移,既调整了“载与谢”数字在一行之中的重心,又使“谢”、“游”两个宜大的字在空间上有了揖让的可能。

       在《苕溪诗》、《蜀素帖》中,采用欹侧呼应的布白方式是其章法的主要特征。当然,若从大的方面来分析,此二帖又存在着许多差异:1、《苕溪诗》较《蜀素帖》行距较大,无界格,其间又夹杂数行小字,使得分行布白跌宕起伏,变化多端;2、《苕溪诗》、《蜀素帖》均以自作诗为书写内容,但在布白上却有差别:《蜀素帖》共录书家诗作8首,题目书于诗作前,且在一行之中上留一字左右的空间。《苕溪诗》所录6首诗却没有采取这种形式;3、在款式上,《苕溪诗》的款字与正文之间的距离大于内容间的行距,款字的大小与正文相当,未写书者姓名,只有书写时间。《蜀素帖》的款字小于正文,内容包括书写时间、斋号及作者姓名。这种形式,至今依然影响深远。

       二、大开大合。此处所言的大开大合,既指章法中行与行的处理效果,也包括行内字与字间的关系特征。图3:“气力复何如也”,数字连绵,一泻而下,与次行的字字独立明显形成对比。当然,在行内,“真”与其也存在显明的开合关系。类似这样的布白方式,在米芾《李太师帖》、《向乱帖》等尺牍中也多有出现。

 

 Copyright©1999-2007 wyhl All rights reserved  鲁ICP备09042824号
    地          址:山东省汶上县书法家协会          邮编:272500    电话:0537-7234366
    驻京办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中路70号    邮编:100075    电话:010-87875281 
    
http://www.china-shufa.com.cn  E-mail: wenshang1111@126.com
       中国书法之乡网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请勿转载